百年又十,一路兼程,一路荣光。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专门学校,百年北医始终肩负着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在北大医学迎来办学110周年之际,让我们溯寻近代医学发展的长河,探索北医涛头弄潮的历史瞬间!
北医,在中国西医教育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
中国第一部解剖法令
中国第一个法医学教室
......
解剖学之于医学,如罗盘之于舵手
解剖法令的颁布
为我国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开辟了道路
对促进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起到
重大的奠基作用
中国第一部解剖法令
与北医有着怎样的渊源
请随我们一同翻开历史
解剖条例——解剖法案
1912年11月24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美高梅登录正网前身)首任校长汤尔和呈文教育部,请求公布由他起草的《解剖条例》,此时距他就任校长刚刚39天。
当时政府囿于旧有观念,担心社会舆论,并未及时应允。汤尔和一再请求,历时一年,公文往返达十四次。终于在1913年11月22日,内务部以法令形式公布解剖规则五条。
汤尔和继续向教育部请求增加附则,并就搜集尸体、留存标本、安葬尸体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拟定为解剖实施细则函送教育部。
1914年4月,内务部公布解剖规则施行细则,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解剖法案诞生。
解剖之重要
海上罗盘,建筑地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尤以德日发展迅猛,后来居上。究其原因,在于能够“以全力注重基础医学耳”。而基础医学中,“解剖学尤为基础中之基础”。
医者不清楚身体各器官之构造,凭空论揣摩施救,犹如航海者不知罗盘而航远洋,解剖学之重要不言而喻。
解剖在中国
固步自封,思想积弊
11世纪前,我国的解剖学水平亦曾标明独早,人才林立,但随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解剖实践渐渐被忽视。
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并在医界形成医乃仁术、不能刳剥人体以供实验的传统医德,解剖人体由此被视为大逆不道。解剖尸体既有违社会规约,又触犯律令,成为“不仁、不孝、不法”。
因此,中国古代法医学虽然有一些解剖知识,但受到儒学文化的束缚,主要限制于尸表检验。
而放眼同时期的世界,欧洲罗马帝国斐烈二世,于1238年公布了《解剖法令》,到16世纪以后,人体解剖更盛行于欧洲各国。
解剖法令颁布
十四次公文往返,第一部法令终颁
随着19世纪洋务运动的兴起,西医学也被纳入官方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解剖学已在中国确立。
1904年
颁布《奏定大学堂章程》,关于医科大学的课程说明写道:“在国外尚有解剖学、组织学。中国风俗礼教不同,不能相强,但以模型解剖之可也。”所以,在由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执掌的医学院校中,即使认识到了解剖学的重要性,囿于文化的影响,也难以建立解剖学。
1912年
基于对西医解剖学基础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教学的迫切需要,汤尔和在就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一个月之后,便呈文教育部请求公布《解剖条例》。
他在近三千字的呈文中强调,医学的基础在于解剖,仅凭图画模型不能对人体有精细的了解。他提议,时值民国肇兴,万事更端,医学亦需要一场解放变革。接着,他在呈文中撮要举范,回顾了中外有关历史,枚列当时欧洲各国收集尸体的途径,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了《解剖条例》呈请教育部公布。首次提出的《解剖条例》共七条,分别规定了施行解剖的资格、尸体搜集的方法、尸体解剖需办理的相关手续、解剖后的尸体处理方法、每年祭奠制度等。
1913年
当时的教育部因惧怕舆论,没有及时应允。汤尔和一再催询请求,历时一年,公文往返达14次。直到1913年11月22日,政府才以内务部令51号公布解剖规则五条。
五条解剖规则的颁布为千年解剖之不法解禁,但落实到医学院校的实践中仍障碍重重。
汤尔和继续呈文教育部,指明解剖规则中第一条“呈明该管地方官厅始得执行”、第三条“解剖后须将原体缝合”等相关内容执行中不能切合实际,易致贻误,要求予以变通,并另拟《解剖执行细则》10条及愿书式(死者家属自愿捐献书式样)要求进行落实。
1913年内务部公布解剖规则五条
1914年
“为医术精进,医学昌明之考虑,不颁布解剖细则恐怕医士从事解剖时无以遵守”,最终内务部将汤尔和意见纳入《解剖规则施行细则》,于1914年4月22日以85号令公布。
由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呈请颁布的
中国第一部《解剖规则》
呈请修改并箴注的《解剖规则施行细则》
在中国实施
破除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
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新纪元
为我国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对促进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起到重大的奠基作用
有了自己的解剖法
中国医学发展
才能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解剖教育
追寻真理科学,关注人文关怀
解剖法令的颁布
使得各医校从事解剖研究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对中国西医学教育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追寻真理科学,关注人文关怀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也非常重视
解剖学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
1913年12月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建立组织学实习室
1914年2月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设立解剖学实习室
1914年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第一次解剖实习
1915年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设立解剖标本室
1915年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解剖标本室
1919年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开设有组织学、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解剖学实习、病理学(组织、解剖)实习、裁判(法)医学,等课程。
1930年代 解剖教研室,病理、法医教研室也都相继建立人文教育
为了表示对用于解剖教学的死者的敬仰之情,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于1914年在北京彰仪门(今广安门)外菜户营购买了墓地,专门安葬解剖后的尸体,并将每年4月30日定为学校的祭日,称解剖祭。
解剖祭广告通常将举行祭祀的时间、地点刊登于北京日报、京津时报等报刊五天,并将解剖尸体姓名列出,邀请捐献尸体者亲属前来同申哀悼之情。
1916年解剖祭广告
行祭当天,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前往墓地扫墓,植纪念树,举行公祭,焚烧祭文,以感谢这些死者为医学教育作出的贡献。此项仪式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投降。
解剖祭既是人们表达对故去者的敬仰和怀念的时刻,也是每一位医学生灵魂洗礼的仪式。
医学生悼念为医学教育作出贡献的遗体捐献者
解剖法对死者的尊重
得到了现实的体现
遥远的解剖祭仪式
如今已经不再有
而北医师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不曾改变
校园内遗体捐献登记接收站
解剖楼里陈列着的大体老师
成为医学人文教育
最生动的课堂
首部解剖法令的颁布
是北医对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大贡献
老一辈北医人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破除愚昧,追求真理
尊重亡者,人文关怀
也是后生们在医学卫生事业道路上
不断前行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