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集锦 北医人物 北医故事 活动预告 北医历程展 师生书法展

贾斌:造福祉于人民 担重任为国家

编者按

从校园出发,奔向更大更远的世界

无论身在何方,都在母校眺望的目光里

年岁渐长,光阴逝去,时过境迁

有些东西却亘古不变

北医人的标签、剪不断的深情......

贾斌,北医1999届校友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长

中国冰雪医疗卫生保障特聘专家

北京冬奥、冬残奥表彰大会上

贾斌代表医院接受突出贡献集体荣誉

三年半的冬奥保障工作

他带领团队追风逐雪,驰而不息

建成高效精准、现代化、全方位的

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体系

多年来坚持担任基础医学院本科班级的兼职班主任

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搭建平台,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毕业二十余载

贾斌始终用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态度

要求自己、管理团队

他说,追求卓越、终身学习,

这是北医带给自己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情。

2022年4月8日,人民大会堂,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正在召开,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牌匾,3年半保障冬奥的一幕幕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回放。

2020年1月20日,确定新冠病毒人传人的当晚,在视频会议那头,贾斌当机立断,命令医院整合最好的诊区、最好的病房、最能干的医护、最先进的设备,建设与普通病人完全隔离的运动员诊疗绿区。

2020年7月14日,在塞罕坝林场深处的大山上,贾斌决定将北京城里的医疗资源,搬进大山,在训练基地里建设医疗站,为国家集训队运动员贴身保障。

2021年12月4日深夜11点的会议室里,贾斌下定决心,举区区二级医院全院之力,建设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体系化移动医疗保障平台,并搭载基于5G专网的远程会诊系统和医疗信息管理平台,担当起中国医者的国之大者。

……

时光打马而过,从走出北医校门开始,贾斌书写了医者人生精彩的一页又一页,每一页都浸透着“造福祉于人民、担重任为国家”的家国情怀。

冰雪上的足迹

2022年初,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闪光的荣誉与洁白的冰雪背后,更有无数白衣执甲战士的身影。他们顾大局、想国家、保冬奥,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国冰雪国家队,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健康防线。

回想起几个月前,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的升旗誓师仪式上。贾斌带领德尔康尼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冬奥保障誓言:“我将以奉献一切的决心,以奋勇战斗的姿态,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快速响应、听从指挥,战胜困难、奋勇向前,不计生死、不计报酬,坚决打好冬奥医疗保障战役,为中国冰雪贡献全部力量。”

这不仅是拳拳赤子之心的誓言,更是白衣战士们的行动纲领。

一直以来,冰雪项目就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短板。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的医疗保障,更是基础薄弱、经验匮乏。当贾斌第一次承担起长期医疗保障的责任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高风险”的运动特点,“高海拔”“低气温”的训练基地,“起点低”“能力弱”的保障基础……摆在他面前的,几乎是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而他要做的,是在这张纸上,绘出冰雪运动医疗保障的蓝图。

中国冰雪健儿的长期医疗保障工作,主要是由德尔康尼医院来完成的。贾斌回忆起筚路蓝缕的开始,仍然满是感慨。出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坚持以最高的标准、最严格的要求投入工作。国家集训队组建后,德尔康尼医院派出数位高年职主治大夫作为队医。不仅是由于对冬奥训练备战的高度重视,更是本着探索的态度和使命,投入医疗保障之中。为了实现科学化、数据化备战,医疗保障人员每两周对运动员进行一次生理生化监测。用科学全面的数据,为运动员训练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他们用科学的评估,辅助指导了科学的训练,筑牢中国冰雪国家队运动员的健康防线。

我国的冰雪训练基地大都地处偏僻的山区,为了给运动健儿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贾斌带领德尔康尼医疗人员,创造性地在训练基地内建立医疗站。站点以骨科和运动医学为主,覆盖内科、口腔、中医等领域,尽最大可能地满足运动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扫除了冰雪运动医疗保障的盲区。

不仅如此,德尔康尼骨科医院还自主研发建成了我国首个体系化移动医疗保障平台。它由移动CT车、移动检测车、移动口腔车、移动手术车、急救转运车组成,通过专用5G网络接入运动员医疗信息管理系统。面对站点无法处理的难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远程多点会诊。通过实时传输数据,全程共享影像,为运动员开展全天候、全场景的医疗保障。

三年半的冬奥保障工作,德尔康尼医院追风逐雪,驰而不息。在疾病诊疗、巡诊会诊、专项体检、物资供应、核酸采集、环境消杀、诺如防控等各项工作中,他们尽职尽责、倾力付出,筑牢训练安全与运动员健康防线。

2022年1月4日,德尔康尼医院院长贾斌等作为中国冰雪医疗保障团队代表,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检阅。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国冰雪医疗保障工作说:“你们的保障工作做得很扎实,辛苦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践行“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贾斌和团队在冰雪之上踏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足迹。

新起点的创新

从2018年5月派出骨干医生担任国家集训队队医开始,贾斌和医院团队披星戴月、攻坚克难,将冬奥医疗保障的“中国方案”一步步变成现实。围绕着冰雪运动的特点,他们逐步探索建成高效、精准、现代化、全方位的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体系。

如今,赛事已落幕,探索之路远没有尽头。站在新的起点上,贾斌将继续带领团队总结保障经验,运用冬奥遗产。德尔康尼的“后奥运时代”发展蓝图已经铺陈开来。

在冬奥保障的过程中,全新的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体系在探索中诞生。

这一体系从“防控诊治康”五大环节着手,强调“预防为主、首诊精准、中西医结合治疗、常态化监控、多手段康复”。构建了“六全”救治体系,全专业聘请医疗专家、全要素配置工作人员、全流程打通救治通道、全地域覆盖救治保障、全人群普及医疗服务、全社会整合医疗资源。

通过科技助力,坚守反兴奋剂底线,捋顺机制、搭建专家、队医、教练、体能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等沟通平台,打通预防、监测、诊疗、训练、康复、营养、心理等流程,灵活应用训练和赛事保障、上门服务、远程会诊、巡诊、转诊救治等方式,探索出场地、基地医疗点、德尔康尼医院、定点医院的全链条保障模式。

今后,德尔康尼将把这些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国家队运动员冬奥会、夏奥会训练备战中去,继续为中国冰雪等国家队为国征战、为国争光保驾护航。

在现代化的医疗保障过程种中,团队还创造性地转化、发展和传递深厚文化底蕴,融合非药物中医特色技术和现代医学知识。

非药物中医特色技术治疗,是中国冰雪训练备战中神秘的东方力量。在确保绝对不违反兴奋剂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采用传统中医的方式,帮助运动员进行训练后的恢复,和训练比赛期间的调理和治疗。针灸、推拿、刮痧、拔罐、刺血、耳针等中医手段,不借助任何药物,帮助运动员们解决失眠多梦、内分泌失调、疼痛、焦虑等问题,并有助于运动员损伤后的恢复。目前,每一支中国冰雪国家集训队都在用这些特色中医技术。

在医疗保障实践中,来自德尔康尼的高水平的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团队,深入多个冰雪训练基地,为冰雪健儿提供非药物中医特色技术治疗。非药物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实现了训练前精准评估身体机能、精细制定防伤预案,训练中动态监控机能指标、实时规范训练细节,训练后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快速缓解训后疲劳,运动损伤后及时控制机能损失、科学加速身体康复。即使是平时,也有效地缓解了运动员情绪焦虑的问题,显著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这一创新性的治疗技术,受到运动员的广泛欢迎,成为医疗保障体系中极富创造力的内容。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促进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是用好冬奥遗产的题中应有之意。

“德尔康尼将积极转化冬奥遗产,刻苦钻研,积极谋划管理好、应用好竞技体育医疗保障”,贾斌说。未来,他们将逐步把体系、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面的经验,应用到全民健身的蓬勃运动中,投入到健康中国的建设伟业中去,为增强人民体质贡献医学力量。

诊室里的关怀

如果说,冬奥的医疗保障工作,是贾斌敢想敢做、孜孜探索的体现。那么,作为德尔康尼医院的带头人,医院更是他将人文关怀发扬光大的平台。

贾斌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科班教育,不仅给予他坚实的科学知识,更使他意识到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帮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是贾斌的行医理念。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工作中,对贾斌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小金、小杨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来北京打工刚刚住下,两人的双腿就被大货车碾压成粉碎性骨折。救护车拉着他们跑了三四家医院,都被告知必须截肢!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车祸5个小时后,他们被推进了德尔康尼的急救室。他们没有钱,昏迷前还喃喃地说着:“宁要腿不要命”……怎么办?

当急诊医生向贾斌报告这一情况时,贾斌毫不犹豫地说,“先不要管钱,全力救治”。当救治需要血浆而本院又无力调配的时候,作为院长,贾斌又发出了献血的号召,一时间全院医务人员,甚至保安、保洁都纷纷举起了手臂,在血站的协助下,5800ml的血液再一次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最终,贾斌带领德尔康尼医护保住了这对夫妻的三条腿。两年后,他们又将捐款筹得的10万余元,交到了这对夫妻手上,又把治疗费用压到最低。在救助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最美的中国人”,焦点访谈以“冬天里血总是热的”为题进行了报道。

11年后回想起这段温情岁月,贾斌说:“医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它是对生命关爱的道德实践。我们用医者的努力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的意义。”

坚持让医院有温度,坚持尊重患者,让生命有尊严,是德尔康尼建院以来锚定的服务宗旨。在德尔康尼医院内,医生和患者间流传着“三没有”的说法——“没有冷眼相对,没有敷衍了事,没有过度医疗”。贾斌解释说,他要求每一位医生在面对患者时,试想自己是一位来到诊室的患者,拥有一颗同理心,想病人之所想,才能找到与患者沟通、诊疗的正确方式。

为了满足患者明明白白看病的愿望,在贾斌的倡导下,德尔康尼的门诊推出了颇具特色的“三分钟原则”:诊前,请给患者三分钟——医生需要认真、耐心地倾听患者的描述,了解疾病的症状及其演变。诊中,请给医生三分钟——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帮助疾病预判,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和检验结果,认真思考,分析判断。诊后,请给大家三分钟——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和沟通诊断与治疗方案,告诉患者身体出了什么问题,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哪些,首选推荐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该治疗方案的大致费用和疗程,治疗后如何进行相应的生活习惯调整等等,直至患者及家属听全并理解。

德尔康尼医院对患者就医体验的追求,不仅在于满足患者就诊过程中对“被关注、被重视”的渴望,而且注重患者的参与感。就诊中专岗导医的全程指引,院内患者权利与义务的公示,并鼓励患者举报医护人员的违规违纪现象……这些举措,无一不体现人文关怀的光辉。

在尊重的基础上,德尔康尼医院更将“将心比心”贯穿在人文环境建设和就诊流程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中。

“人文关怀应该放在每一个诊疗环节当中去践行。对于患者来说,关怀更像是一个结果性的感受。”贾斌称,在构想这些问题时,最基本的想法就是从人性出发。

当病人来到医院就诊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医生的帮助下解决疾病的问题。在疾病诊疗的过程中,医生难免需要向病人解释一些专业名词。来自各行各业的病人,对于病情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口头对疾病进行解读,是否能真正解决病人的疑惑?这也是萦绕在贾斌心中的疑问。于是,德尔康尼医院成为了北京最早实行病历打印的医院。医生将患者的主要病情,通过病历上的白纸黑字交代清楚。不仅利于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也便于随诊医生对疾病情况的把控。固定了病历打印的形式后,又就开始对内容和质量进行把控,力求严谨认真,又要求通俗易懂,切实为病人提供贴心的服务。

再比如,在药房取药的病人,有时会因为药品过多、不便携带的问题。贾斌便决定,在取药处提供盛装药品的纸袋,为病人携带药品提供便利。考虑到办理住院手续的病人将会面对大量纸质材料,便主动为他们提供文件袋,用于押金收据、卡牌、住院证明和腕带等物品的收纳。一处细节的关注,一次理念的转变,一件小事的温暖……聚沙成塔,是德尔康尼医院获得病人信任的原因之一。

“敬畏、珍视和尊重生命,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是我们践行理念的方法。就诊时的三分钟原则,是我们具体的表现。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这正是人文关怀的内涵。”

坚持改革与改善服务同步推进,德尔康尼从未停下脚步。这既是对百姓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的回应,也是德尔康尼作为一家专业医疗机构的责任与担当。尽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不仅仅是德尔康尼的目标,也是所有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方向。

剪不断的深情

贾斌,北医1999届校友,虽已毕业二十余载,在北医求学的记忆,却总是历久弥新的。

“读书期间,北医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求学的精神。”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北医始终是全国医学生心目中,称得上殿堂级别的院校。求学期间的贾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同学朝夕相处,在求知若渴的环境里成长。在这所学校里,有治学严谨的老师前辈,有成绩优异的同学朋友,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不自觉地向他们学习,想要与他们齐头并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北医,也教会了他严谨。

无论是考取北医的过程,还是在北医的一门门课程、一次次考核,贯穿生活始终的,是扎扎实实做事的态度。在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时,贾斌始终用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态度要求自己、管理团队。追求卓越、终生学习,这是北医带给贾斌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昔日,从北医走出的小伙子,如今已成长为羽翼丰满的社会精英。贾斌也在积极地回馈母校,为学弟、学妹提供帮助和指引。

作为校友的贾斌,曾经担任基础医学院本科班级的兼职班主任。凭借自身多年的社会资源积累,他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为他们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更好的实习条件。

“作为校友,可以提供给同学们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便能在早期打开他们的视野,对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有所解和认识,从而帮助同学们早日形成和确定自己的职业观、价值观和兴趣点,并为之奋斗。”

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从校园放飞的白鸽。蓄满羽翼后,从这里出发,奔向更大更远的世界。可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将走在母校眺望我们的目光里。年岁渐长,光阴逝去,时过境迁,有些东西却亘古不变,比如北医人的标签,比如剪不断的深情。





策划/宣传部 校友会  来源 / 《北医》报2022年5月30日第3版  记者/武慧媛 王静宇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宣传部 武慧媛)